站内搜索:
微信图片_20220921155048.jpg
首页 | 通知公告 | 要闻导读 | 特区团情 | 投资招商 | 信息直报 |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区团情
福建厦门:筑“蜂巢基地” 助团员“归巢”
来自: 2025-01-08 14:45:00
 
 

福建厦门:筑“蜂巢基地” 助团员“归巢”

 
来源:团建头条
 
 
“对我们外地来的年轻人来说,最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能让大家互相认识、互相帮助,更好地融入这座城市。”

坐在厦门市湖里区围里公寓流动团员“蜂巢基地”的咖啡厅里,共青团员邹福蛮开心地说。



流动团员“蜂巢基地”,顾名思义,即专门为流动团员和青年打造的、属于团员青年自己的阵地,能让团员青年们在工作之余,像蜜蜂归巢般回到自己的“家”,更好地强化团员青年与团组织的联系,有效提升归属感。这是团厦门市委在流动团员教育管理和联系服务青年方面探索打造的全新工作品牌,旨在进一步把流动在城市社区内的团员青年找出来、聚起来,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团员青年,团结引领团员青年共同为厦门这座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精准定位“主阵地”

搭建联系管理平台枢纽



江西长大、新疆上学,如今来厦门择业,一开始邹福满感到有些孤单:“没什么亲戚、朋友、同学,公寓里的年轻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想交一些朋友,又没什么合适的机会。” 邹福满所入住的围里公寓,是厦门“一张床”政策首批房源所在地,来厦门求职和见习实习的大学生,符合条件的可在此申请最长12个月的免费住宿。目前,围里公寓大学生驿站共入住521名青年,其中共青团员有471人。不仅如此,毗邻驿站的湖里创新园里还有近2万名青年在园区工作。本着“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这一原则,团厦门市委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调研评估全市流动团员青年现状和团的工作覆盖情况,团厦门市委发现,青年公寓相比其他青年聚集地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人员相对固定,流动团员和青年工作变动相对频繁,但住所一般比较固定。二是在团员管理上有一定抓手,青年公寓管理方为住户提供服务的同时进行内部管理,在掌握流动团员青年个人信息、去向动向方面更为容易。三是团员青年黏性较强,各区均有一定数量不同规模的青年公寓,居住环境、条件、风格等均与青年较为契合,且周边商业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对周边区域的团员青年都可起到辐射作用。针对以上情况,团厦门市委结合团中央团员队伍建设“揭榜挂帅”探索创新重点项目,根据实际选定“流动团员教育管理的细化措施及实践”探索方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造以青年聚集地、特别是青年公寓为载体的流动团员“蜂巢基地”,通过建立流动团支部、流动团员联络点和青年之家等,加强流动团员教育管理和青年联系服务。“我们的初衷,就是要进一步将共青团在青年身边实体化、具象化,让团员青年看得见、想得起、找得到。”团厦门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





打造特色“样板间”

 

全面夯实软件硬件基础



2024年5月,厦门市首个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在厦门软件园三期的集美区万银如驿青年公寓揭牌成立。为进一步掌握基础数据、建立流动团员信息库,公寓管理员郑伟标和同事们逐一上门宣传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各项内容,发布《致流动团员的一封信》,鼓励青年亮出团员身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流动团支部在“蜂巢基地”成立起来,郑伟标本人也担任了流动团支部书记,成功地建立起了与团员青年的良性联系。“‘蜂巢基地’的建设和流动团支部成立,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公寓住户、流动团员吴卉卉说。


 

为了更好地给青年提供服务,打造特色“样板间”,团厦门市委主动加强与青年公寓主管单位厦门安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公司党委支持,指导属地团区委、街道团工委主动对接,认真做好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内部空间规划、标识设置、氛围布置、品牌建设等工作。设置流动团员报到点、团支部活动室、青年联络站、青年会客厅、青年书屋,以及影音室、健身房等青年共享空间,开办“青年夜校”,为流动团员及周边青年提供服务,进一步让团的氛围更加浓厚,真正让流动团员“蜂巢基地”成为联系服务青年的枢纽。




在强化“硬件”建设之外,“软件”提升也至关重要。团厦门市委一方面深入挖掘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品牌内涵,独立设计品牌LOGO,将基地视觉形象标准化、丰富化,进一步强化品牌效应,为接下来的经验推广和新阵地孵化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流动团支部的联系,指导流动团支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支部结对共建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流动团员教育管理,规范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活动。


彰显青年“新作为”

 

激励团员青年挺膺担当


2024年10月29日,一场以“青春突围、职创无限”为主题的青年创业市集活动在围里公寓流动团员“蜂巢基地”举办,17家企业为流动团员和青年们提供了近百个工作岗位,吸引了300余名青年参加。活动结束后,很多青年仍留在“蜂巢基地”里自发地交流探讨,久久不愿离去。






自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建立以来,为积极回应青年诉求,团厦门市委紧紧聚焦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主责主业,锚定青年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策划开展各类青年服务,切实为青年留厦干事创业提供帮助支持。服务活动受到团员青年的广泛欢迎,供不应求已是常态。特别是启动“鹭岛青年人才互助计划”,开展“围里行”“软三行”,邀请青年双百人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心理老师等,前往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开展各类主题的青年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创业沙龙、政策推介、脱口秀、夜读会、企业研学、心理团辅等形式,帮助青年掌握政策、了解行业,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和职场工作指导,从心理调节、健康养护、文化艺术等方面丰富青年身心世界。今年先后在集美万银如驿“蜂巢基地”、围里公寓“蜂巢基地”举办“鹭岛青年面对面”需求焦点座谈会、文化探索、青年人才企业研学、心理团辅和互动体验等活动27场,面向青年发放6446份调研问卷,服务青年2156人次,让青年工作有方向、生活有目标、成长有规划、留厦有价值。






服务青年是为了更好地凝聚青年。团厦门市委为进一步团结引领基地流动团员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主动担当作为,策划开展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红色剧本杀、青年宣讲等活动,助青年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奋斗信心。今年先后在“蜂巢基地”开展了青年游园会、爱国主题宣讲及观影、城市探索与文化交流等活动,激励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以实际行动彰显广大青年为国担当、为民奉献的精神风貌。




下一步,团厦门市委将持续深化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品牌建设,进一步丰富品牌内涵、完善品牌特色,深入推进流动团员“蜂巢基地”的复制与推广。前不久印发了《厦门市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建设推广方案》,指导各团区委深入摸排辖区青年公寓和青年聚集地情况,在条件成熟的地点推动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建设。目前,湖里区泊寓青年公寓、同安区银城智谷青年公寓等地流动团员“蜂巢基地”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


 

附件下载: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2003-2011 共青团厦门市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厦门市信息中心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06010126号